2025-08-17 12:48 | 0 阅读 【霓虹深处:上海娱乐场所的百年浮沉】 【本报文化观察员 沈墨白】2025年初秋的午夜,当百乐门舞厅的水晶灯第88888次旋转点亮,AI乐队正用算法复原周璇的《夜上海》,而隔壁新开的元宇宙俱乐部里,年轻人戴着VR眼镜跳着数字
2025-08-17 12:51 | 0 阅读 【城市褶皱】上海的五维解剖:从梧桐区到元宇宙的时空叠印 【城市观察员 金宇澄】2025年处暑,当衡复风貌区的老洋房地下室同时出现区块链矿机和1940年代的老唱机时,这座城市展示了它独特的时空折叠能力:■ 五重上海镜像1. 地质层:崧泽遗址
2025-08-17 10:02 | 0 阅读 【时空折叠者】从城隍庙到张江:上海如何同时活在五个平行时空 【城市观察员 黄浦江】2025年8月17日清晨6:30,当豫园九曲桥畔的AI茶艺师用机械臂为晨练老人冲泡碧螺春时,张江科学城的量子计算机正以每秒千万次的速度运算着这座城市的"文化基因图
2025-08-17 10:20 | 0 阅读 【时空折叠】外滩源72小时:当百年金融街遇见数字游民 【首席观察员 陈默】2025年8月15日凌晨4点,圆明园路上的智能路灯渐次熄灭,为即将到来的晨光让路。在这条全长仅276米的百年街道上,33号原英国领事馆的罗马柱正被AR投影覆盖,展示着1
2025-08-17 08:27 | 0 阅读 【石库门密码:上海老弄堂的世纪突围】 【本报城市观察员 林微云】2025年盛夏,当田子坊的游客举着手机寻找最佳自拍角度时,一墙之隔的步高里,92岁的赵阿婆正在天井里教法国留学生包粽子——这种奇妙的共生,正是上海石
2025-08-17 09:09 | 0 阅读 【声光纪】新天地"时光胶囊":黑胶唱片与量子声波的共舞 【首席记者 周悦】2025年初秋的傍晚,新天地南里广场的"声光实验室"门前,一群年轻人正排队体验"时空音轨"项目。令人惊叹的是,他们手持的不是普通入场券,而是刻有个人声纹信息的
2025-08-17 08:58 | 0 阅读 【霓虹新生代:上海娱乐会所的文艺复兴】 【本报文化经济组】2025年夏末的午夜,南京西路某栋百年洋房内,留声机播放着周璇的《夜上海》,而全息投影正在墙面演绎AI重新编曲的爵士版——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,正是上海娱
2025-08-17 08:54 | 0 阅读 【长三角新篇】从协同发展到深度融合:上海大都市圈的2025进行时 【本报记者 申城观察】2025年8月,随着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,一幅以上海为核心的都市圈发展新图景正在长三角徐徐展开。从张江科学城到苏州工业园区,从
2025-08-17 05:42 | 0 阅读 【城市观察】方寸之间的城市革命: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升级记 (首席记者 林墨)在长宁区愚园路"社区会客厅",退休教师张阿姨正通过智能终端预约当天的老年瑜伽课。这个由老洋房改造的多功能空间,集纳了24小时自习室、共享厨房、托育点等12项
2025-08-17 04:50 | 0 阅读 【双城镜像:黄浦江与钱塘江的文化对谈】 【长三角文化观察员 李欧梵】2025年5月,考古工作者在黄浦江与钱塘江交汇处的海底,同时打捞出1925年的上海码头缆桩与宋代杭州商船铁锚。这两件沉睡百年的水岸遗存,恰似沪杭双城对